我該何時入市
股市上有一句格言:買漲不買跌。 股市上還有一句格言:追漲殺跌是愚蠢的,反向操作才高明。 新入市的股民不知聽誰的好?以上兩句格言均是對股民入市選時的忠告,只是因投資對象、投資行為不同而異。前者對短線投資者而言,因為只有在股市看漲的情況下人市,才能希望獲得較豐厚的短期利潤;后者對中長線投資者而論,當大眾一致看淡,無人敢進貨的時候你買到的肯定是“物美價廉”的好貨,由于持股成 本低,長線收藏走能獲益匪淺。 在新興的股市由于規模小,資金少,容易暴升暴跌,投機性較強,因此股民入市時的選擇往往比造股更重要些,所謂“重勢不重價”。再加上深滬兩地股市上市公司均屬高速發展期,需要大量資金投入,所以在分紅派息的政策上均多采取分配紅股的方法,而把資金留在企業內部用于再生產,這樣每年都給股民帶來一份分紅的喜悅,并在除權后使股價降低,爆發一輪填權浪頭,每年對填權行情的期待,幾乎成為股市的重頭戲。
(一)分紅派息前應否人市? 并非每次分紅派息必會引發大行情,首先應對國內以至世界經濟形勢了然于胸。宏觀經濟狀況良好對股市必定有積極影響,反之亦然。另外看當時屬多頭市場還是空頭市場,具體還要分析是多頭市場的初期還是空頭市場的末期,如是則可大膽跟進,如處于多頭市場初期或空頭市場末期則不可涉足,比如深圳92年底的分紅派息由于法人股、國家股配股問題題干擾,遲遲拖延至1993年3、4月才開始,填權浪由1992年12月轟轟烈烈掀起,至此已是強弩之末。如果此時入市就如桃子吃不到反而會被桃核磕了牙。
(二)分紅派息后應否入市?首先應該分析股市是否仍然保持上漲的勢頭,優質股能否很快填權,二三線股是否有向上比價的趨向,權證是否仍然旺熾,成交量是否進一步擴大,是當然可以跟進,并可利用配股購進些價廉質優的權證,利用它船小好掉頭、手續費低的特點進行短線操作。 分紅派息后股價偏低,引起大眾的投資熱情,但此時也是你睜大眼睛觀察股價微妙變化的時候1992年底因為大家看淡股市,除息日前寶安,金田仍呈陰跌趨勢,后在發展股二填權效應下方才一跌而起,填權浪行至1992年5月份開始大幅震蕩,這時一些聰明的股民市及時抽身,躲過了一場大劫。
(三)技術指標出現超賣應否入市? 測試股市超賣的技術指標很多,主要有乖離率 (BIBS)、隨機指數(STC)、拋物或轉向(SAR)、動向指數(DMI)、能量潮(OBV)、相對強弱指數(BIAC)等,每個技術指標都有一定的準確性,但也有局限性。最好能夠綜合起來看,如大多數指標均已發出超賣信號,無疑值得注意。同時,在跌勢中股價起賣后還能超賣,所以如果在下跌勢開始的第一次超賣和跌勢即將告磐的末次超賣,在任何時候都不宜買進。相反,如果是在升勢中,只要個別指標發出超賣信號也予以充分注意,毫不猶豫的入市,抓住時機,以免踩空。
[汪洋證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