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報就像一本故事書,經理人寫它,投資人讀它。它吐露企業的競爭力,也刻畫企業的興衰。不論您的背景為何,本書請您以經理人及投資人雙重的角度看待財務報表,唯有如此,您才能正確地評估企業的投資價值與可能風險。
2006年2月15日,中國財政部宣布與國際會計制度接軌的重大政策,由原本16項具體會計準則,擴展到1項基本原則和38項會計準則,并規定2007年1月1日起由中國上市公司開始優先適用。這項波濤壯瀾的會計政策,不僅是宣示中國企業語言將要國際化,未來更將要求經理人及投資人,必須了解財務報表背后更深層的思考方法與價值觀。
◆ 這是中國人創造財富的黃金時代
大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貨殖列傳》中對財富的創造提出一針見血的論點:“無財作力,少有斗智,既饒爭時。”(沒錢靠體力,錢少靠智力,錢多靠掌握時機。)改革開放后的中國,釋放出大量的勞動力,迅速成為所謂的“世界工廠”,但憑借體力只能造就個人溫飽,無法累積財富。2001年,美國著名學者柯林斯(Jim Collins)在暢銷書《從優秀到卓越》中一再強調,在商業競爭中能“讓對的人上車”,并且擁有“態度謙遜但專業堅持”的經理人,是使企業績效起飛的最重要關鍵。2006年,世界最大的人力資源管理顧問公司萬寶盛華(Manpower)在題為“中國人才的矛盾”(The China Talent Parodox)的研究報告中指出,盡管有13億人口,但中國經濟成長最大的阻力將是中、高階經理人的缺乏。因此,“投資自己”,成為奇貨可居的企業經理人,是“少有斗智”創造財富的好策略。但真正能創造巨大財富的是“既饒爭時”,也就是追隨金融市場對中國經濟發展抱持高度評價的黃金時機,以創業家或投資人的角色創造千百倍的財富。而通往財富之路的關鍵密碼,就是企業的財務報表。
◆ 教您輕松讀懂財務報表
執全球企管教育牛耳的哈佛商學院,堅信人才對組織的重要性,其使命即是“教育出能對這個世界做出貢獻的領導者”。身為教育工作者,我也分享哈佛這個“人才至上”的理念,深信企業競爭力主要來自經理人的品質。而投資人致勝之道,就是投資誠信又優秀的經理人。因此,如何通過會計課程提升經理人的競爭力和投資人的決策品質,一直是我在臺灣大學EMBA課程教學努力的重點。如何由財務報表判斷企業競爭力高低,幫助經理人管好公司、幫助投資人選對標的?本書便呈現了我初步的思考成果。
通過本書,我希望實現三個目標:
● 教企業、政府、非營利組織的經理人輕松看懂基本的財務報表,并幫助他們活用財務報表,增加組織競爭力,為個人與企業創造財富。
● 教投資人透過財務報表趨吉避兇,增加投資報酬率,降低投資風險。
● 作為高校相關專業師生和會計師事務所財務報表分析課程的教育材料。
許多臺灣大學EMBA的同學并沒有任何會計學背景,如何利用非技術性的語言、生動活潑的例子,引導同學親近令大多數人“望之生畏”的財務報表,是我在會計教學中最大的挑戰。本書希望重現我教授課程時輕松、互動的氣氛,又能保持財務報表分析的精華。而本書除了介紹編制財報的會計學基本原理外,也重視會計數字背后的管理含義,并討論活用財務報表的方法,引導企業走向對的方向。為了提升讀者的管理視野,我以許多世界級企業的財務報表為例,說明它們相對的競爭優勢及劣勢。
◆ 投資人應該了解企業競爭力
投資大師巴菲特(Warren Buffett)主張,投資人應把自己當成經理人,深入了解企業創造財富的活動。經理人是企業成功的關鍵因素,因此當本書討論經理人的角色時,投資人應思考其對投資決策的意義。簡單地說,投資企業其實就是投資企業的經理人;而財報分析其實就是經理人的競爭能力分析。
讀完本書之后,我期待投資人能清楚地分辨,哪些企業經理人是在做“對”的事,可以增加企業的價值;哪些企業經理人是在做“錯”的事,會降低或摧毀企業的價值。若能活用財務報表,借此分辨企業競爭力的強弱,投資人不僅可避免誤踏地雷股,對真正的好公司,更能產生長期持股的信心。
◆ 本書架構
本書共分成三篇。第一篇是“心法篇”,包括第一章到第三章,以介紹財務報表背后的基本概念為主。第一章將企業財務資訊視為商業競爭活動的“密碼”,這些密碼將挑戰經理人解碼的智慧、誠信和勇氣。第二章說明財務報表可以幫助經理人鍛煉出擔任企業領袖的五種核心能力。第三章則以儀表板為例,討論如何自財務報表吸收歷史教訓的精華,提升經理人的管理效能及投資人的決策品質。
第二篇是“招式篇”,包括第四章到第七章,依序說明企業的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股東權益變動表等四大報表的基本概念,并進一步討論它們在企業管理上的應用。想以最快速度了解這四大報表的讀者,可直接閱讀本書的第二篇。在介紹這四大財務報表時,我將以許多世界級企業及大中華區的企業為實例,說明如何活用財務比率分析,清楚地看出企業競爭力的強與弱。
第三篇是“進階篇”,包括第八章到第十一章。第八章討論資產品質與競爭力的關系,說明無形資產對企業經營的重要性。第九章討論決定盈余品質的五大要素,強調盈余品質可作為衡量競爭力的重要指標。第十章使用實例,討論如何用股東權益報酬率來分析企業競爭力。第十一章則提出九個實用的貼士,幫助投資人避開發生財報弊案的公司,以保護自己的財富。
最后,第十二章《聚焦聯結,武林稱雄》總結財務報表與提升競爭力的邏輯,也討論如何由財務報表分析跨入“管理會計學”領域。
◆ 致謝
本書的完成首先要感謝哈佛企管大師邁克爾?波特(Michael Porter)多年來的鼓勵與指導。他肯定我用財報數字分析企業競爭力的寫作方向,并說:“這種寫法連美國也找不到,把它呈現給中國的讀者吧!”
其次,我要感謝臺灣時報出版公司和山西人民出版社的各位編輯,他們以編輯和讀者的雙重立場,提供許多有用的意見。我的研究助理王俊杰、徐瑩杰,學生韓建婷、郭俐君等人,在資料搜集和文稿校對上貢獻良多,在此一并致謝。
最后,對于我的妻子婉菁,我滿懷感恩。她用溫柔、堅持與智慧,成全我熱愛的每件事。我希望我的第一本書,會是她頸上珠鏈的第一顆珍珠。期盼有一天,我能用一整串的珍珠,回報她因我的寫作所必須忍受的寂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