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經 20. 我獨異于人——反向操作 |
【點題】
老子指出反向操作的關鍵:”我獨異于人”。就是每一個投資者都要力求與大多數人的操作方向相反。
【原文】
絕學無憂。
唯〔1〕之與阿〔2〕,
相去幾何?
善之與惡,
相去若何?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荒兮,其未央〔3〕哉!
眾人熙熙〔4〕,
如享太牢,
如春登臺。
我獨泊〔5〕兮,其未兆,
如嬰兒之未孩,〔6〕
累累〔7〕兮,若無所歸!
眾人皆有余,而我獨若遺。
我愚人之心也哉,
沌沌〔8〕兮!
俗人昭昭,
我獨昏昏。
俗人察察,〔9〕
我獨悶悶—
澹〔10〕兮,其若海,
飂〔11〕兮,若無止。
眾人皆有以,
而我獨頑似鄙。
我獨異于人,
而貴食〔12〕母。
【譯文】
絕棄所謂學問,才能免于憂慮。
應諾與斥責,
相差有多少?
善良與邪惡,
又差得了多少?
人們所怕的,就不得不怕,
生古如此,這種風尚遠未停止!
眾人是那樣興高采烈的歡喜,
好像參加豐盛的筵席,
像春天登臺眺望那樣舒暢。
唯獨我,泊淡寧靜,無動于衷,
像嬰兒還不會嘻笑,
疲倦地像無家可歸!
眾人都有多余的東西,而唯獨我卻像是不足。
我真是愚人的心態啊,
混混混沌啊!
世人是多么清醒,
而我卻那么糊涂。
世人是那么苛求,
我卻愚昧而笨拙—
遼闊啊,像浩瀚的大海,
像勁吹的長風啊,無邊無際啊。
眾人都有所作為,
而唯獨我顯得拙笨鄙玩。
我偏要和眾人不同,
而貴在于進得了“道”。
〔1〕“唯”,應諾,答應。
〔2〕“阿”,斥責。
〔3〕“央”,完了,結果。“未央”,尚未結束。
〔4〕“熙”,快樂。
〔5〕“泊”,淡。
〔6〕“孩”,嬰兒的笑聲。
〔7〕“累累”,疲倦的樣子。
〔8〕“沌”(dun),混沌,不清晰。
〔9〕“察察”,嚴苛。
〔10〕“澹”(dan),遼闊的意思。
〔11〕“飂”(liao),急的風。
〔12〕“食”,應作“德”,“德”與“得”通用。
【股經破譯】
在股市里,贊同的聲音和不茍同的聲音倒底相差多少呢?
所謂正確的操作方法與錯誤的操作方法又有多大差別呢?
股民都有這樣的心態:好像別人怕的,我就不得不跟著害怕,這種心態一直都在股民中存在,不知何時才會停止!
一旦股市上揚,眾人都歡天喜地,好像參加了盛大的宴會,像春天登臺眺望一樣的高興。
而唯我心里淡泊平靜,能對此無動于衷,好像渾渾沌沌地,像個不知嘻笑的嬰兒,像疲倦得無家可歸似的。
眾人都大量地持有股票,而唯獨我斬倉。
我真是“愚人”的心態啊,混混沌沌地!
一般的投資者好像都是那么機靈,聰明,唯獨我昏昏的。
一般的投資者好像都察識了股市走向的真諦,唯獨我無所識別的樣子。
這種境界遼闊得如同無邊的大海,如同無盡疾吹的長風。
眾人都有一套炒股的本領,很有作為似的,唯獨我顯得笨拙。
我的方法就是跟投資大眾不同,這是因為我掌握了炒股之道。
【闡釋與分析】
股市自它成立的第一天起,就是少數人賺、多數人賠的地方,這是不爭的歷史客觀事實。當然,這并不是說,一個人賺錢,它就永遠都會嫌錢;同理,一個人賠錢,他就永遠賠錢。
正基于這種事實,決定了投資者多數是目光短淺的,運氣常常不屬于多數人的一方,股指總是按照多數人意愿相反的方向運行。這個道理其實很簡單:多數人買進后,股票供不應求的局面也就結束了,該買的都買了,做多的能量逐步消耗殆盡,因而也就出現了頂部。等到大眾幡然醒悟,爭先兌現手中的股票時,股票供應大增,股價必然大跌。與之相反,當大多數都賣出股票,股市做空能量也逐步衰竭,底部也就出現了。等到大眾回過神來,意識到底部時,開始競相進場,股票需求增多,股價自然上漲。在市場上,采用反向操作的原理,就是基于以上分析。股市中的確存在這樣的原則:當股價上漲后,散戶大量持倉,則不用多久股價必然下跌;當股價下跌后,散戶持股較少,則不久股價就會上揚。因此,投資者應利用投資大眾的方向,采取與大眾背道而馳的策略,則勝算較多,此所謂“與主力同步”。
采用“反向操作法”,與“順勢而為法”本質上并不矛盾,這在《股經第十七》中已有概述,在此不再贅述。“反向操作法”基于這樣的前提才成立:一是確認一波行情已經結束或即將結束;二是市場的利好或利空消息已被充分挖掘,以至于漲跌都過了頭;三是投資大眾已普通存在協同一致的判斷的操作方向。如果沒有這蘭個條件,采取“反向操作法”就可能判斷失誤。如在底部時,看到有人買股時,你也采用“反向操作法”這就是畫蛇添足、機械呆板了。因此,“反向操作法”也和“順勢而為”一樣,并不是任何情況和條件下都絕對正確的方法,只是在有限條件下相對正確的方法,是股市操作策略之一。
投資者在進行投資買賣時,對股票的看法是千差萬別的。也即,股市運行在任何一種狀態和點位時,都有人看多,看平,看空,否則就不稱其為股市。每個人的認識水平、判斷能力都不同,因而對股價的認可也不同,某個股價在甲看來是天價了,而在乙看來不過是大牛行情的剛剛啟動而已。
俗話說:“逢低介人,逢高減磅”。但是,什么是最高價,什么是最低價,這是很難判別的,是難以用“科學的”分析手段進行預測的。很多頂部只有過了頂部才知其是底部,很多底部過了底部才知其是底部。所以僅僅“逢低介人,逢高減磅”是不夠的。我們經常看到有些股價新高不斷,新高又有新高,而有些股票新低又創新低,深不見底。
故而,采用“反向操作法”的成敗關鍵是“民意分析”。所謂“民意分析,,就是能夠判斷普通投資者的操作傾向和主力操作傾向,抓住大多數散戶的意愿反其道而行之;抓住大多數主力操作意愿而順其道而行之。因此,從根本上說,“反向操作法”與“順勢而為”沒有本質的不同,只是順主力意愿而為罷了。從這個意義上說,投資者要站在主力的角度來觀看散戶的心態,然后反向操作,這樣獲勝的機會就大增。
|
|